当前位置:首页 > 惠企政策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20周年⑥| 纪念《中小企业促进法》施行20周年

2023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实施20周年。该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保障。该法颁布施行20年以来,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有效地维护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功不可没。为了纪念《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20周年和修订实施5周年,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恪守契约精神助力中小企业摆脱拖欠困局

202311日是《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实施20周年,这是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明确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中小企业有权要求拖欠方支付拖欠款并要求对拖欠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问题,明确提出要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围绕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国务院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规范付款期限、明确检验验收要求、禁止变相拖欠、规范保证金收取和结算、公示拖欠款项信息、建立健全投诉和监督评价机制、明确迟延支付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强化契约精神,依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得到及时支付,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当前,未恪守契约精神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登记(投诉)平台,对中小企业反映的拖欠问题线索,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地方处理,并督促各省建立相应投诉渠道,做好投诉受理、处理工作。目前,登记(投诉)平台已成为全国投诉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主要渠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依托该平台逐步建立起了拖欠投诉受理渠道和处理反馈工作体系,切实解决了一大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典型线索和问题。

在《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20周年之际,各地方政府应持续加力推进法律和条例的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要严格落实先预算后建设等管理要求,履行支付义务,恪守契约精神;不断加快建立长效机制,细致排查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线索,更好地维护市场诚信,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中小企业更要积极行动起来,拒绝签署不利合约,主动依法合理维护正当权益。全社会要共同行动起来,推动各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恪守契约精神,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压力,助力中小企业蓬勃健康发展。

编辑 刘振梁